枪械选择直接影响战斗表现和生存率。步枪作为最通用的武器类型,M416和SCAR-L凭借稳定性与配件兼容性成为首选,尤其满配状态下能适应中近距离多种战斗场景。AKM虽然威力突出但后坐力较大,需要较高控枪技巧。冲锋枪方面UMP9和Vector适合近距离作战,前者容错率高,后者满配后爆发力极强但配件需求苛刻。狙击枪中AWM是顶级选择但获取困难,Kar98k作为地图刷新武器实用性较强,而Mini14则凭借低后坐力成为新手友好型连狙。
步枪优先考虑垂直握把和枪口补偿器降低后坐力,狙击枪需要托腮板增加稳定性,冲锋枪则依赖扩容弹匣提升持续火力。倍镜选择需根据作战距离调整,红点/全息适合近距离,四倍镜是通用选择,六倍镜可调节为三倍适应中远距离。消音器在决赛圈能有效隐藏位置,但会牺牲部分稳定性。配件组合应根据实际战斗环境和拾取情况灵活调整,不必刻意追求理论最优配置。
霰弹枪在前期近战具备秒杀能力,S686双管设计带来爆发输出但容错率低,S12K凭借半自动特性更适合连续作战。手枪仅在落地阶段有临时价值,后期可替换为功能性道具。特殊武器如十字弩隐蔽性极强但使用门槛高,机枪M249空投专属适合火力压制但机动性差。不同枪械的弹药类型也需注意储备,5.56mm和7.62mm弹药需求量大,9mm适用于冲锋枪但威力有限。
实战中需根据战局动态调整武器组合。城区巷战优先选择冲锋枪或霰弹枪搭配中距离步枪,野外作战则需要步枪与狙击枪组合应对多距离威胁。团队模式应考虑成员间武器互补,避免全员使用同类枪械导致战术单一。物资搜索阶段要提前规划理想配装路线,但实际选择应以即时战力提升为优先。枪械熟练度比理论性能更重要,建议专注练习2-3把主力武器形成肌肉记忆。中远距离遭遇优先使用高倍镜武器点射,接近至50米内迅速切换全自动枪械。